
建設中的田西高速定安互通主線大橋
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南部西林縣八達鎮深處,清晨的壯鄉鄉村煙雨空蒙,遠山含黛,田園疊翠。古榕樹枝繁葉茂,池塘清澈見底,空氣令人陶醉。在青山綠水間,五星紅旗和能建旗幟在藍天白云下迎風飄揚,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田西高速公路項目部坐落在這里。
雖然"藏"得很是隱匿,但是在當地卻家喻戶曉。很多當地同胞同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的建設者一起,見證著田西高速橋梁樁基拔地而起,也見證著葛洲壩田西高速將黨的光輝照耀在壯鄉。
三個孩子的母親
每天,大伙兒都吃完飯了,李金念還在食堂忙碌著。李金念是那卡村的苗族婦女,年僅36歲的她已經是3個孩子的母親,老大上初中、老二上小學,老三上幼兒園。家里還有年邁的雙親需要照顧,她從未走出大山,唯一的收入便是山頭的幾畝薄田,其中一個孩子不想給她增加負擔,產生輟學的想法,她便狠狠斥責道:"不上學能有什么出息,我再苦再累也要供你們上學!"
"就業一人,脫貧一戶"。2019年10月,田西高速總承包項目部在了解李金念的情況后,向她發出邀請,聘請她擔任項目部后勤人員,并承諾每個月發放3600元工資。
李金念一聽就心動了,這個工資在當地已經算很高,且離家近,下班可以回家照顧老人、孩子。項目部不僅管吃,還給她發放了紙巾、牙膏、牙刷、水果、酸奶等生活物品及食品,每月的工資幾乎全都可以攢下來,生活也隨著2020年12月西林縣全部脫貧摘帽而打開幸??臻g。
現在,李金念花了一萬多元買了一輛載人三輪摩托車,上下班、接孩子、回家做飯,生活雖平淡簡單,她的臉上卻總掛著幸福的笑容。
其實不只是李金念,自2019開工至今,項目部黨總支牽頭安排當地條件艱苦的同胞到項目做臨時工,在高峰期,當地貧困農民工預計有1500人左右到田西高速實現就業。他們提到田西高速都眼里有光、心里有愛。
賣水果的大爺
從田西總包到田西三部的路上,大家去工地都能看見一位老大爺。他的面前擺放著一個簡易的小攤,一把看上去有歲月的老秤,春天賣草莓,夏季賣芒果,秋季有皇帝柑,冬天擺著砂糖橘。
每次,項目部人員出發去工地,都會在小攤邊停留片刻,"大爺,給我來幾斤水果……"時間長了,大家也慢慢了解了大爺的故事。
大爺姓黃,70歲,家里唯一的兒子早年因病去世,現在只剩老兩口,老伴身體也不好,雖然政府有最低保障政策,但他還是想出來賣點水果,自食其力。偶爾,他會帶著老伴出來擺攤。后來,大家似乎形成了默契,只要老大爺出攤,項目部人員很快就將水果"搶購一空"。
葛洲壩集團的員工來到西林后,各個黨支部積極在西林開展扶貧幫困,尤其是通過消費幫扶的方式,解決當地農產品賣不出去的問題,給當地群眾增加收入。據了解,田西高速公路項目自開工建設以來,通過定點采購、集中展銷等方式持續開展消費幫扶30余次,消費幫扶金額超1200萬元。
想走出大山的小女孩
苗族女孩農悅陽上三年級,她的家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最西端的西林縣央龍村,村部所在地央龍屯距鄉政府駐地12公里,距離縣城90多公里,之前是一個純苗族聚居的深度貧困村。
2020年的冬天,田西高速項目部一行16人,有黨員,也有青年志愿者,驅車兩個多小時來到這里。因臨近年關,項目部黨支部想代表企業對村里的留守兒童和貧困戶進行走訪慰問。
大家一下車,就看到一群孩子圍著一個火堆,伸著手在烤火。走近一看,志愿者們驚呆了,2-3攝氏度的室外氣溫,風很大,有個孩子卻穿著單薄,不停地跺著腳取暖。后來,大家才知道她叫農悅陽。
雖然生活艱辛,但這個小女孩卻展現出超出同齡人的堅強和樂觀。那天,志愿者和孩子們一起做游戲,純真的孩子很快就在游戲中釋放了天性,玩得不亦樂乎?;顒雍?,項目部為30多名留守兒童送去了圍巾、保暖手套、書包和文具,還為一些貧困戶送去米油等生活用品,臨走時,農悅陽跑過來拉著一名志愿者的手說:"哥哥,謝謝你們的禮物,我們會好好讀書的,我們一定要走出大山。"
聽著孩子說的話,志愿者們心里既心疼,又感到十分溫暖。大家心想,物質上的幫助也許微不足道,但是能為他們帶去一絲冬日的溫暖,帶去希望,這也許才是彌足珍貴的。
今年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,項目部黨員多次前往央龍村,看望孩子們。志愿者們說:"希望中國能建和田西高速,成為他們走出大山的一份希望。"
這是關于田西高速的三個小故事。
這樣的故事,每天都還在發生著……